Tuesday, May 26, 2015

台灣人的形象, 你我的社會責任

性格個性, 造就了命運.
命運, 就是性格的表現.
團體的命運, 國家的命運, 你我也能影響.

我記得小時後台灣曾推行過一個全民運動- 別讓嫦娥笑我們髒. 這句宣傳, 蠻優雅的奉勸台灣人注意一些不好的習慣.
因為活動附帶罰款行為, (丟菸蒂垃圾罰款) 我想這個活動無論如何達到一個功效.
從之前看見許多人, 從車裡丟出瓶罐垃圾的習慣, 突然減少.

但是在其它方面呢? 國際間對台灣人的印象呢?

通常在談論國際觀的時候, 多數人會有一種"大略性"的形容.
"泰國人都比較怎樣..." /"韓國人都會怎樣...."/ "越南人很多都怎樣..."
有沒有人想過, 或想知道國際間對"台灣人"是甚麼評價??
如果聽到的說法是自己喜歡, 或不喜歡的, 又會如何??

其它台灣人作的事, 不能代表我.
但是當多數台灣人的形象, 影響了整體性.
這時候別人口中的"台灣人", 好像跟我也有關.

曾經有一次, 和台灣人, 日本人一起講話.
這位台灣人一聽說對方是日本人, 馬上說:"你們日本很喜歡A片吼?"
一邊模仿動作要表達更清楚些.
那位日本人沒有表情, 不知如何回應.
或者看到非英美歐國家的人, 馬上一句:" 喔, 那個落後國家!"

有一次, 和台灣人, 日本人一起講話.
當那位日本人知道有位台灣人, 就說:"台灣人很厲害, 可以多種語言."
另有一次, 一位外國人對台灣人說, 台灣人很聰明.
這位台灣朋友, 果然開始很認真的宣說台灣人如何聰明絕頂.
而且聰明到, 其它外國人都很笨.

一位日本人, 透過朋友去台灣人家裡拜訪.
台灣人泡茶招待, 一面解說茶道的高深, 一面滔滔不絕介紹台灣茶品味高尚.
希望很短時間內, 把台灣的好話介紹完, 台灣真讚透了.
然後問日本人, 你們也有茶道. 日本人說對.

台灣人說, 喔那很搞剛. 所以日本人就開始介紹日本茶道.
然後台灣人說- 喔,我不想聽. 馬上換話題.

話題內容離不開個人成就和輝煌的個人歷史.

假如有一天, 一位外國人說:"台灣人話題都只會開黃腔."
因為他們遇到台灣人時, 多數人話題都圍繞著性色.
講別的話題時, 接不下去也沒興趣. 不然就是開始介紹台灣怎樣好.
我們聽到後, 會大罵這位外國人, 或開罵台灣女人,
還是會檢視社會怎麼了??

很多人也會說, 性色話題沒甚麼, 現在小孩都懂.
小孩都懂, 代表我們需要促銷宣傳, 建立孩子專注和模仿嗎?
需要把男性的擎天柱拋光灑亮粉的誇張嗎?

孩子們不會"不懂". 但是孩子們學習的是"模仿"大人(((怎樣看待)))性色的行為.
- 模仿大人口沫橫飛講性色, 而且只靠一張嘴.
- 模仿大人沒有品味的對女性身體的憑空攻擊和吃豆腐.
- 模仿女性在遭受這些言語的時候, 用忍耐的態度接受.


每位孩子都知道霸凌, 但是當霸凌成為普遍, 孩子就會模仿.
每位孩子都知道搶劫, 但是當搶劫成為普遍, 孩子就會模仿.
當社會中超過一半的孩子都同意了共同模仿, 那就是集體意識.
那就是"對泰國的印象", "對印度的印象", "對哪國的印象".

然後孩子們, 承傳專注對性色議題, 並且扭曲了意義的性色.
台灣多好, 每次出國就看別人國家很差, 台灣雄好, 最愛台灣.
而且對其它話題和知識沒興趣.

"愛台灣", 似乎變成了一種自大自我的武器.

愛台灣- 是凝聚台灣土地上的人的向心力. 建設和珍惜台灣資源.
自吹自擂, 看低別國或愛某國就是要偏執狂, 都是失衡.
這幾年來, 台灣的種族歧視態度, 也到了不遮掩的直白.

愛自己- 是了解每一個生命的珍貴, 珍惜生命的時間, 表現生命價值.

假如愛自己就是要狂買名牌, 用物質表現, 事實上是相反的意義.
上癮狂買的意義是- 你需要這些物件才能證明自己.
而當人需要被甚麼才能證明的時候, 那是極度的自卑.
檢視自己的自卑來源, 然後克服它. 才是真正的愛自己.

提到愛, 無論是物質之愛, 親情之愛, 友誼之愛, 對生命大愛.
被誤解扭曲的意義太多, 好像到這個時代, 愛的意義還在初階.

台灣有更多非常優秀的人, 更多為國家形象謹言慎行的人.
台灣有更多有修養且值得台灣人驕傲的人事務.
但假使我們只能聽進美好的讚美, 無法接受任何批評的時候,
只是寧願過著虛偽的人生.
希望一些眼中只有錢和身分位階, 不在乎其它人感受的人,
知道這些行為, 影響自己, 也影響團體.
 
台灣人給別人的印象是???
台灣人的形象, 你我都有一份社會責任.

 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