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February 27, 2015

國民教育 Lesson One

朋友問我, 要遷居美加. 想知道怎樣 "比 較 不 出 錯" 的融入美加生活?

可能因為我提到"老華喜歡問"(系列), 不是說不能問, 只是問題如果太敏感, 會令人不舒服.
比如你來幾年了- 本地人不會這樣問.
比如你哪裡來的- 這其實非常敏感的問題.

在美加這種民族大熔爐裡, 有時不要太白目. 我就看過老華在某些敏感場合下, 當著兩位中東血統"敵國"人互問. 大家超尷尬, 只有老華還在狀況外...

也有位印度朋友在我和一位中國朋友的場合下, 問起"你們中國和台灣到底是怎樣?"
所以只好半開玩笑的回問: "你們印度和巴基斯坦怎樣?" 再打圓場的說:" 政治歸政治, 人民們是互相友善的."

另外是, 美國境內許多白人, 也不是美國白人. 數量龐大的高加索, 蘇俄移民, 波蘭, 愛爾蘭白人移民等等. 所以就像白人分不清, 韓日/ 泰越/ 中台血裔一樣.

生活上, 若想長期平安無事, 甚至享受的居住, 有一個條件在這社會中是很重要的-  個 人 信 譽.

美加是一個非常講求 "個人信譽" 的國家.
個人信譽基本上兩個來源: 銀行信用和朋友關係.
沒有銀行信用, 沒有朋友背書, 沒有推薦信, 你再有錢, 靠爸靠媽穿戴名牌, 自信才華甚高再厲害, 可能都不會很順利的生活.

你可以沒錢- 但一定要有信用.
你可以清高- 但一定要有交際.

只要有幾次不良紀錄, 在這就不好生存. 有逃票紀錄之後難找工作, 或者信用卡賴帳, 謊報亂報警消, 可能在台灣沒事. 在這個地方, 信用破產, 大約就是人格破產. 可能不能再入境, 可能無法借貸, 不好找工作. 像賭城設有社區連線, 一位被警告者, 所有的賭場都不得靠近. 這是一個社會用來警惕那些不願意和社會合作的人.

這類英語系國家, 是要比較獨立, 卻也要保持社交生活. 華人很講人情, 但也太依賴. 作錯什麼事, 反正親友都能蒙過和幫忙, 這類行為, 如果學不會自己替自己負責, 將來還是要吃虧.

以我的例子來說, 搬到華盛頓州時, 是一個新身分. 沒有背景信用資料, 所以我必須去"建立資料".
有次去梅西百貨, 小姐要我申請信用卡. 因為我有很難申請到的美國運通卡, 覺得應該沒問題. 結果被退件了. 因為我沒有其它的信用資料歷史.

被退件會造成信用汙點- 所以這樣就有一次紀錄. 兩年後又申請一次, 又被退件, 有第二次汙點紀錄. (所以一年內不要超過兩次被退紀錄) 也就是要建立信用的同時, 也要注意這些被退紀錄.

如何建立信用呢? 刷卡付款紀錄要很好, 也要經年. 金額不論大小, 都要準時付清.
所以這期間我必須, 盡量用刷卡增加刷卡紀錄, (付現就沒有紀錄) 然後完全準時繳款, 以增加信用紀錄. 兩年後我就有自己的紀錄- 要申請第二張卡就很輕鬆. 當然接下來的購屋貸款, 完全都要靠這些背景資料.
大方向來說, 信用和交際, 這兩樣是真正重要的基礎.

這張加拿大照片, 是一個 社 會 型 態 的 濃 縮 版; 一旦被抓到逃票, 不管你唸那所鍍金大學, 不管你身家背景有哪些重量人士, 自 己 要 為 自 己 所 有 行 為 負 責. 另一個例子是; 一位流浪漢因為歸還別人的信用卡而被尊重.

沒有人再願意因為幾元錢, 葬送自己更有價值的名譽前途自尊人格.
以"個人信譽"作為社會身份價值, 我認爲這是一個很好的人文基礎.

會搭地鐵捷運, 多是社會的中下層人士. 是那些所謂非富人階級. 但是他們之間除了"信認感"- 即使加拿大多數人口是來自世界各地人種, 和不同教育背景.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"自信"- 我作我該做的事, 別人的行為是別人自己負責.

這樣的社會默契下, 身份職業的差距縮小; ㄧ位講信用的窮工人, 會比一位錢無賴更被尊重.
在台灣如果說:"我用人格保證". 相信多數人會嗤之以鼻. 在美加這句話, 就像簽名在信用卡上- 我會等你的保證 - 你可以選擇付款, 或付出不被信任代價; 你的名字會在信用連線的警告欄位.

不要依靠其它附件; 你可以是勞工窮人, 但你是你自己.
不要倚仗其它條件; 你不需要身家背景才能成為誰.
"尊重自己, 信任自己"- 也許是最基礎的國民教育 Lesson One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