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sertiveness for Earth Angels: How to Be Loving Instead of "Too Nice"
介紹:
台灣文化很講人情. 不旦引以為傲也還有些看不起西方文化裡的獨立, 認作是無情. 但是濫用人情的結果是什麼? 親朋好友都有義務在人生路上"幫忙", 而且不幫忙還是千該萬罪.
這本書裡指出了幫忙的開端和結果. 養成一堆等待救援上癮者, 養成等待"被保釋". 自己擺爛等人救. 因位有一堆救人上癮者.
有些人明明可以自己從糨糊裡站起來, 或者學著站起來, 在學習的過程中, 才是真正人生的自我功課. 但許多人濫用同情心或者罪惡感的去幫忙. 而因為"罪惡感"而出的幫忙, 是有毒害的能量. 受者不一定實惠!
當然這裡不是不支持幫忙, 而是幫忙的(((程度和狀況))). 沒有生命危險, 或沒有使任何人進步的幫忙, 或者餵養對方的急救上癮症, 都不是真正的幫忙, 反而破壞該當事者的學習.
為什麼西方的孩子, 大部分可以在人生上自給自足, 長大後還可以創造幫助千萬人機會.
而有些東方文化長大的孩子, 依賴心強, 嘴巴上說東方孩子都比西方孝順, 卻不旦需要父母的錢財依靠, 還時常索取幫忙的正當性.
自己跌倒站不起來, 還問別人為什麼不幫忙. 也許還怪罪砲轟那些看到不馬上幫忙扶的人. (但是打女人的時候, 都不需要別人幫忙就很有力.)
這本書針對這樣的關係- 急救上癮症和自以為很有義務愛心幫人者. 指出了不適當的幫助關係, 會使急救上癮症者, 餵養成專業受難者, 進階為控制狂.
心得:
從第一頁第一句就一直刺我刺到翻臉! 看到想摔書. 這位心理學博士, 把那些人性的底都挖出來. 讓我覺得心臟都給她掏出來了.
這本書比較屬於一般大眾面對的問題, 很直接的一刀直入的談. 作者用字淺顯易懂, 不是需要讀過心理學的人才看得懂.
靠不住/ 好打聽/ 內疚/ 憤怒流氓/ 指責嗜好/ 被害妄想症. 這本書有一部分解釋這些人格, 在我們周遭, 用各種方式讓我們入陷阱; 比如給你罪惡感讓你因為內疚而聽話, 或者用憤怒方式強要, 或者一輩子永遠指責別人, 或者見到人找到機會就要教別人, 表現自己的高人一等. 這些心態的來源. 不過都是表淺的解釋, 主要讓人辨識出這些行為而不致於認同.
分析出這些各種不同症狀的用意, 是讓部份個性較弱或善良的人清楚, 強者作出的壓迫行為不一定是對.
舉例說, 有糾正別人行為習慣的人, 有時是一種僻好, 不糾正不舒服. 什麼芝麻都要糾正. 而較弱方很可能以為是自己笨看低自己, 而放棄自己的才能. 而這類糾正狂所造成別人的損失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的.
還有一種人格是多嘴, 愛打聽又多嘴. 善良的受害者以為是自己問題, 有時為自己蒙羞. 但主要問題出在, 絕對不和不能信認的人講私事.
清楚辨識這些問題人格, 和我們自己的情況, 才能避免被誤導和瓦解自己的信心.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